"); //-->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关税成本,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纷纷加快本土化步伐。预计到2012年,中国本土制造的汽车电子产品将占整个市场的50.1%。
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汽车电子厂商。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关税成本,国际汽车电子厂商纷纷加快在中国本土进行设计研发的步伐。预计到2012年,中国本土制造的汽车电子产品将占整个市场的50.1%。同时,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整合速度的加快,汽车厂商的实力将大大增强,汽车电子厂商须尽早布局,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2012年中国半数汽车电子产品将本地开发
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在去年拉出的长阳线,极大地鼓舞了从业者再接再厉的信心。尽管当前宏观经济状态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汽车电子研发周期相对较长,因而业界对整个行业的稳定增长态势还是谨慎乐观。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预计2008年中国的汽车规模可达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中国本土的汽车电子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积累,更缺少核心技术,技术标准也相对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对于本地设备商来说,硬件容易照抄,软件用反汇编也可以照抄,但不真正掌握和理解技术,照抄做出某一款,将无法升级,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用户的需求。国产的软硬件、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难以进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等关键器件的配套供应链。
因为很难进入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所以很多企业更倾向于售后服务市场。不过,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很多企业难以拿出大量资金去投入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因此这些企业将永远不可能真正地打入主流市场。同时,由于缺乏自主研发,侥幸将市场规模做大后还是绕不开知识产权的问题。
2007年,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本地研发增长速度为31.8%,比整个汽车增幅高出4.3%。到2012年,这个差距将扩大为6.5%。本地研发特别是外资企业本地研发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整个市场的发展,尽早加大本土研发投入对于汽车电子设备和半导体供应商来说都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回报的。
iSuppli预计,到2012年,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电子销售额将会达到117.4亿美元,首次超过中国市场全部销售额的一半,达到50.1%。其中,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公司中的本地研发将占据26.8%,而本土企业的研发部门占据的市场份额是23.3%。
作为本地创造的主力,现在合资公司的研发团队主要在做本地化,也就是说把国外验证成熟的平台根据本地的具体应用进行配置和实现。本地化研发的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它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为降低关税国际零部件厂商加快本土化
对于从业人员和公司来说,关注国家相关法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必要的。在最近的一年内,一些与本地化设计相关联的法规和产业政策值得关注。
首先是与排放环保相关的。根据环境保护部的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停止仅达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车的销售和注册登记,全国的新车全部被强制过渡到国Ⅲ标准。
2008年1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国家第四阶段(国IV相当于欧IV)燃油标准,从3月1日起,执行机动车国IV排放标准。同时,此标准将逐渐在全国推广。要达到更严的国家标准,除了改进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中的催化剂外,还必须对发动机电子燃油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进行调整。与节油类似,排放控制的需求会推动ECU(电子控制单元)的增长。
其次是零件海关税收。中国对进口的整车征收28%的关税,对汽车零部件征收10%~14%的关税,明显的税差使得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大量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成成品车,然后进行销售。这样,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的汽车比直接进口的整车价格便宜,这等于变相规避了至少14%的关税。
因此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中规定,将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汽车认定为整车,需征收与整车相同的28%的关税。2008年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步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其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
政府间的博弈还没有结束,但我们相信国际厂商会争取到一个过渡期,在此过渡期内尽可能充分地将更多零部件本地化生产,以绕过进口贸易税收。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包括汽车电子在内的国际汽车零件供应商会进一步加快在中国的布局和扩展步伐。因为受其影响的车型中以高端车型为主,所以汽车电子设备装配将会更多。
汽车整合加快上游供应商尽早布局
中国目前整车制造企业的数量超过100家,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汽车厂商的总和,但达到一定经济规模的却非常少,全部产量依然没有美国通用或日本丰田一家多。
不论最新版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还是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都希望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在竞争中兼并重组,以形成若干产能达到百万辆的企业。很有可能的趋势是一汽整合北方,上汽整合华东,东风主导中南,广汽主导华南。在上汽成功整合南汽后,产量将率先达到两百万辆。这迫使包括奇瑞等本土企业在内的其他企业加快整合的步伐。
车厂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使得车厂在产业链中更加强势。巨大的集中采购量将挤压上游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同时,雄厚的实力使得汽车电子设备升级换代以及高等级复杂系统的应用加快。我们建议,不论是电子设备商还是半导体供应商都应及早积极应对,主动建立更加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或加快资源整合,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市场份额。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